找到相关内容296篇,用时6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光寺唐代弥勒彩塑

    乃卢遮那之法界身,居于莲华藏净土中,以彼佛具足二十一种殊胜功德,故为实报身;以不离化土而兼居菩提树下,故非化身。(三)以此经教主为十身佛,其身通厂三世间,对十信三贤之人说法,则菩萨所见非实报身。...河流,青山碧水,鸟语花香,环境优美,空气清新,气候宜人,真是弘法习禅、修身养性的清修佳。自古就有许多高僧大德至此研习经典、说法弘道。唐代时佛光寺成为五台山著名的“十大寺”之一,声誉远播国内外。因此,...

    竹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90665490.html
  • 唯识大乘菩萨行位

    rdquo;的四预流支,这四种条件,正是菩萨见道的因缘。   2. 悟入唯识的位次   关于菩萨修行的历程,成唯识论分为五位:资粮、加行、见道、修习、究竟位。摄大乘论则合十的资粮与加行为胜解行。...悲智大行?虽然佛法讲圆融,即一而三,即三而一,不必机械去划分。但随学人程度不一,发心各异,修行的重点要求也就有差别。华严经说:“发心究竟二无别,如是二心发心难。”我人修何行、得...

    超定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91469065.html
  • 海印三昧论

    修行。一切时中无间断心。若能如是不久当入陀罗尼门。如上所说海印三昧出华严经十品中。其印像者。以义安也。其颂文者。总述一部经中要义以为颂耳。云何印道无始终者。欲显一道离三世际。际后际不可摄故。云何印道有盘曲者。欲显一道随缘称机。应三乘行现差别故。以何义故五十六角共成印者。欲显四十心位及与十等觉妙觉。如是五十二位人等皆依一道而修四摄度众生故。五十二角表其五十二种人也。余四角者。表四摄也。十信...

    明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02369595.html
  • 净土 净缘 净心——对净土文化继承与弘扬的思考

    ,对于奇妙深奥之事,往往解而后信,净土一法,乃佛果境界,菩萨尚不解所以,故说难信;二是由于净宗之信,多由宿世善根福德所致,非外在的简单灌输所能发起,故经云“若不往昔修福慧,于此正法不能闻,已曾供养...净土 净缘 净心——对净土文化继承与弘扬的思考  作者: 许 颖  具有中国特色的净土文化是中国佛教文化园地中一只璀璨的奇葩。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,净土信仰曾经持续不断给中国人的心灵带来冲刷与...

    许 颖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55469776.html
  • 温金玉: 自力与他力之融合

    ;他力本愿”的思想,以凡夫往生报土为立教本旨。他认为,三辈九品皆是五浊凡夫,乘佛之大悲愿力乃得往生。若唯依自力精勤修学,以期断惑证真,则虽二乘圣者及菩萨,亦不得生报土见报佛。然若在净土...一心执持名号,得佛愿佛力加持,此身得至阿惟越致,疾速圆成菩提,是为易行道。昙鸾把龙树的说法吸收到自己的净土学说内,在《往生论注》卷上指出:“求阿毗跋致有二种道:一者难行道,二者易行道。难...

    温金玉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2270522.html
  • 对净土文化继承与弘扬的思考

    事,往往解而后信,净土一法,乃佛果境界,菩萨尚不解所以,故说难信;二是由于净宗之信,多由宿世善根福德所致,非外在的简单灌输所能发起,故经云“若不往昔修福慧,于此正法不能闻,已曾供养诸如来,则能欢喜...   具有中国特色的净土文化是中国佛教文化园地中一只璀璨的奇葩。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,净土信仰曾经持续不断给中国人的心灵带来冲刷与慰藉。净土信仰本自原始佛教,在印度未树立专宗,传入...

    许颖

    |对净土文化继承与弘扬的思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05073852.html
  • 学问在转移习气

    一尘之外,其他的夹缠,可以总说一句:全都是习气,都应断除。和地上菩萨,破一分无明,证一分三德,就是去一分习气,见一分本体,如拨云见月,去一分浮云,便显一分月光,这便是为学的期望和效能。  说起转移...天资之类的名词,来搪塞一下。孔孟二圣,一样都把一切的权力,归之于天命。例如:孔子畏天命,说“获罪于天,无所祷”;主张“死生有命,富贵在天”。孟子说:“吾之不遇鲁侯,天也。”又说:“其子之贤不肯,皆天也...

    方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24574736.html
  • 有不为而善解一切有为——面对人我是非坦然自在之道

    的境界,罗汉不能体察发心菩萨的境界,菩萨不能体会登菩萨之境,而十菩萨也不能善知佛境,若凭任自己的凡夫之见去非议兴谤,不觉间犯下重罪在未来世背负难以承担之因果。   放下我执----争端面前 ...能一如既往以对境泰然的状态自处时,你的从容和宠辱不惊也会逐渐影响周围的人、不再去执着那些无聊的损人、亦无助于已的是是非非,而用更多的精力自我观照内省、提升自己的境界。   宽待众生---人非圣贤、...

    传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3055081845.html
  • 《解深密经》的胜义谛思想

    一切寻思所认知的境界。胜义谛非菩萨或二乘凡夫的寻思所行境界。所谓寻思。就是推求、思量的意思,此推求、思量的心理活动,乃借助名相或语言等种种表示为媒介;而胜义谛则由无分别智,以现量直接证知,不须假借...如何生生灭灭存在的实际的洞见。而生死苦海中的众生,却对此“缘起”迷惑不见。相反,在无明的推动下,建构出语言、概念的世界而迷失了方向。佛陀的觉醒,就在于他以正智现见了“缘起”这一最高真理。   (二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391482507.html
  • 法身、报身、化身

    不能有丝毫住著。但要真做到人我消灭,须证到七菩萨才行。 ‘不动才舍藏’(不动就是第八菩萨),‘金刚道后异熟空’(金刚道是第十菩萨),到十...分别在哪里呢?分别、差别不是同样的意义吗?怎么无分别心光就是报身佛,无差别心光就是化身佛呢?因为报身佛是光明身,一片光明,没有其它色相,更何有差别的相?所以说一念无分别心光是报身佛。 要证果报身佛...

    元音老人

    论坛精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9430788075.html